美股上周原本风平浪静,谁料周五突遭重击,纳指重挫超 2%。罪魁祸首,是一份彻底“打脸”的就业数据:7月非农新增岗位仅 7.3 万,远低于市场底线(预期至少 10 万);更令人震惊的是,5月和6月的数据合计被大幅下修25.8万,原本看似稳健的增长瞬间变成几乎原地踏步。
市场的情绪也随之急转直下:本以为是“软着陆”中的温和降温,现在却开始担心,劳动力市场是不是早就从减速滑向失速?这是否意味着,美国经济的“增长神话”正面临破裂的拐点?
家庭调查与行业分布双双恶化—“面”与“点”同时崩
- 家庭调查就业 骤减 26 万、劳动参与率跌至 62.2 %(32 个月低点),U-6失业率或称“广义失业率”升至 7.9 %,显示更多人处于兼职、半失业或边缘状态;
- 除医疗与社会服务外,制造业、商业服务、政府岗位全面流失。市场解读为企业已进入“收缩 + 裁员”前奏。
3.“坏消息≠好消息”——降息预期映射成衰退恐惧
- 数据公布后,CME 9 月降息概率从 38 % 飙至 85 %;
- 川普公开炮轰鲍威尔、要求立即大幅降息,加剧政策不确定性。 → 投资者意识到:若降息是因经济失速而非通胀好转,那对利润、需求与风险溢价都是负面冲击。
很多等回调的朋友现在盯盘盯得脖子都长了,看大盘跌点儿反而兴奋了起来。我要说:现在确实是有鱼咬钩了,但也别着急拉竿。为啥?
因为这轮回调不是系统性风险引发的暴雷,只是涨多了的正常整理。现在的宏观环境,反而越来越利多美股。
🎯最大的担忧:贸易战?通胀?就业?其实都在缓解
1.关税问题逐步明朗化
年初市场最大的担忧之一,是特朗普若回归,是否会再次大开杀戒,对盟友对手一视同仁乱加关税。但自4月9日财政部长**贝森特(Becent)**接手谈判以来,立场趋于理性。尽管期间不乏“口水战”,但截至目前,除了中国外,没有任何主要经济体真正实施反制措施。美国与日韩、欧盟的磋商已经取得积极进展。华尔街的反应很诚实:从6月中旬起,市场已不再把关税视作重大系统性风险。
2.通胀没有被关税点燃
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8月1日,美国6月核心PCE同比仅上升 2.6%,环比增速放缓至 0.1%,市场预期的“输入型通胀”并未兑现。高盛的分析指出,7月加征的部分关税(如电动车、医疗器械等)对CPI的拉动最多 0.2 个百分点,且预计将在下半年逐渐被强势美元所对冲。因此,关税未能撬动通胀,反而印证了通胀的可控。
3.就业软着陆特征明显
本周五的非农数据前瞻显示,美国7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岗位为 150,000,失业率维持在 4.0%,工资增速回落至 3.9% YoY,这是一组“Goldilocks(不冷不热)”的好数据——既不冷到让人担忧经济衰退,也不热到逼联储继续加息。
🧩最大的利好:财政盈余才是真正的暗线利多
现在很多人还在盯着美联储说什么、降息几次,反而忽略了更强劲的基本面信号——美国财政状况改善了。
你没看错,美国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:
- 2025年 4月 实现盈余 2,584 亿美元
- 2025年 6月 又实现盈余 270 亿美元
这是自 2003年 以来首次在非 12 月财政结算期之外出现连续月度盈余。
更重要的是,这些盈余并非靠“印钱”或临时措施支撑,而是源自真实税收:
- 个人所得税 + 工薪税贡献了约 84% 的增量
- 关税增长贡献了约 21% 的增量
这说明什么?美国目前的税基来源是健康且均衡的,不是单靠AI暴利企业或炒作泡沫,而是由就业、消费、制造与关税三线并进支撑。这是一个基础更稳的经济回暖,不是虚火。
🛶操作策略:看到鱼咬钩了,但别急拉
很多朋友现在已经忍不住想“加大码”,但我要提醒一句——现在是可以加仓的窗口期,但不是一蹴而就的抄底时刻。
- 纳指刚刚回调2%,空间还可能再下探3-5%
- 当前利好不断释放,预期仍有波动回吐风险
- 可以采用“分批加码”策略,把子弹分三次打出去,而不是一把All in
就像钓鱼时看到鱼在扯线——说明鱼确实来了,但经验丰富的钓手知道,先别急着猛拉,先顺一顺线,看它咬得牢不牢。
📌 结语:这不是崩盘,这是拉回。鱼是咬钩了,但我们慢一点拉,拉得更准、更稳,才是长期赢家的手感
【下周展望】
【谋定后动】简介
老虎头号大V,唯一中英文社区双料最受欢迎创作者,实盘交易长期公开透明,著有畅销书《投资为乐》,也是MOU投资教育品牌联合创始人、财加加投教网站联合创始人。希望用长期主义与理性框架,陪你一起穿越市场的风浪。